田园综合体的选址要点
田园综合体是多元产业的融合,也就决定了其多元的特点,对于其选址,也需要综合考虑,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良好的自然条件:
开发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要优良,有山、有水、有田,或者兼具其中之二,简言之,自然环境要。有山、有水是要求好的环境氛围,便于旅游活动的展开;有田是提供农业生产及农业休闲活动的场所。
2、优越的基础设施:
开发地要有便捷的交通,较好的通达性,完备的环卫、电力等基础设施,满足消费者的度假需求以及休闲农产的生产、研发、销售。
3、较好的经济条件:
开发地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利于休闲农业企业的引进,同时使得当地居民更好更多的参与旅游开发过程,化的实现农旅带动效应。
4、其他应考虑因素:
如好的交通区位、巨大的田园乡村旅游消费市场;开发地居民优良的素养、精神风貌及服务意识等等,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田园休闲度假等项目业态的加载。
规划布局手法
1、产业构成上的规划布局
由于产业的多元性,对于其规划布局的也要针对不同的产业性质及功能需求进行各产业片区的规划布局:
农业产业片区:
农业产业片区是大的田园景观背景区,也是展开农业耕作、农业休闲的承载区。规划布局要做到三件事:
一是要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的功能要求;
二是要预留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活动空间;
三是要配备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菜园(菜田)空间。
文旅产业片区:
文旅产业片区要考虑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加载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打造符合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以及度假产品的组合。
地产及村舍片区:
尊重原有的村落风貌,打造村落肌理,近似于还原一个“本来”的村子,同时需要布局管理和服务区块,构建完整的村舍服务功能。
2、功能片区上的规划布局
基于田园综合体多产业融合,可将其在布局为不同功能片区,每个片区的规划布局手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区分。
核心景观片区——吸引人气、提升财气的核心田园空间
核心景观片区的规划布局要**的景观主题,规划主体性景观及特殊的游览方式(线路、节点),给游客带来深刻的印象。
依托观赏型农田、名优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山水风光区等自然景观区,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体会田园乡村休闲农业的魅力。
度假/居住片区——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核心承载片区
度假/居住片区,是田园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形成人员聚集,形成人口相对集中片区,以此建设居住组团,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服务配套片区——城镇化的主要功能支撑
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统称为产业配套。与此结合,服务于居住需求的居民,同样需要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公共服务,由此,形成了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是指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2016年9月农办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2017年,由田园东方的基层实践,源于阳山的"田园综合体"一词被正式写入一号文件,文件解读"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